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蓖馕锞脛t生厭,而一本經典,只有在細細研讀、咀嚼過后,方能知其深遠。在翹首以盼中,我們的法律卓越人經典思享會迎來了第六期。室外天寒地凍,朔風凜冽,而因本次讀書會齊聚于此的我們,感受到的卻是書籍帶給我們的溫暖與慰藉。
本次讀書會的書目為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前院長季衛東教授于1993年發表的《法律程序的意義》。當時的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本書旨在就秩序的構建和規范的運作等問題正本清源、拾遺補闕,以便把重新詮釋和發展了的程序正義論與人際互動關系結合起來。參加本次活動的指導老師有湘潭大學信用風險管理學院程波教授,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助理肖峰副教授,擔任此次讀書會主持的是18級法學一班施雁冰同學。讀書會分為三個主要環節:主講人發言——評議人發言——聽眾自由提問——老師點評。主持人在對嘉賓老師、書籍、流程做了簡要介紹后,讀書會正式開始。
來自信風一班的劉夢云同學率先分享,她先為大家簡要介紹了本書作者季衛東教授,隨后主要針對書中現代程序的相關內容分享見解。她說,程序問題必須同公正性聯合起來,并引用書中羅爾斯的程序正義論進行解釋,列舉了羅爾斯的三種關于程序正義模式的闡述,通過分析其利弊來引出書中的半純粹程序正義,即是當下普遍被認同的程序。之后又邏輯清晰地解釋出書中現代程序的結構和功能,最后,借助此點,分析了程序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意義。接下來信風二班徐湘同學對劉夢云同學觀點進行評議。她同樣肯定了程序的重要性,但有著自己不同的思考角度。徐湘同學主要從時下司法制度改革的角度來闡述“程序是從‘法制’到‘法治’的必經之路”的觀點,在解釋“法制”與“法治”的區別之后,詳細闡述了自己關于現代程序的概念、特征、原則、類型和功能的理解,最后指明司法體制改革中現代程序的意義。
第二位主講人是來自信風一班的高昊天同學,其主題為“中國法制的未來:加強法律程序的建設”。他首先是從歷史說起,用一張北海水師獻降圖,激發了在場聽眾的思考,日本為什么會比大清更加強大?在對日本明治維新對社會制度的改造與清政府對于制度的墨守成規的比較中,他簡明地向我們闡釋了成敗關鍵在于制度的道理。隨后,他從古代市場體制在中國的失敗,中國法律程序的缺陷,和變革中國的現實特點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得出結論:在強調經濟效益的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程序,經濟政策的選擇和決定也應該以有關的程序、制度的比較分析為根據的結論。來自信風二班的朱慧婷對高昊天同學的講話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與補充,她從為什么要重視制度建設引入話題隨后詳細說明了法律程序的重要性、法律程序的缺陷和當今中國的法律程序化建設現狀。最后總結道:法制程序化的過程中應該著力于把程序與反思理性結合起來。最后一個評議人葉超先用自制的短視頻,點燃了全場的氣氛,并闡述了自己對程序成本可能困擾法治建設的擔心。
在同學分享結束后,點評老師針對同學疑問和書中內容補充做了詳細解釋。程波老師主要從中西方對比來闡述程序正義的重要性,它不僅保證司法公正,同時也使得民眾能廣泛參與到司法實踐中。肖峰老師則著重說明程序的動態發展性,任何程序都是與社會發展實際情況相匹配。他指出,程序是掛一漏萬的,再完美的程序也不能解決百分之百的問題,它必定會留出一定的自由裁量余地。另外提醒同學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程序:程序的存在是為了使結果更具有說服力,更好解決沖突,是民主的體現;另外,程序是有適用語境的,它為正義的追求而存在,規則有時看似僵化,卻能有效避免外部的強力干涉;最后,程序的存在本身是種進步,但它卻需要不斷去得到完善,要從立法上做出努力。
答疑解惑后,兩位老師都對同學們讀書的態度與本次讀書會的舉辦作了充分的肯定。程波老師感觸頗多,鼓勵大家將這種讀書會形式堅持下去。肖峰老師說,雖然我們現在的讀書會還達不到很高的高度,但是一定要嘗試,暴露出問題,要去解決。在閱讀與學習上,老師們對大家寄予期望。程波老師指出,學習是為了形成對法治的信仰;并且,“要敬畏我們所讀的書?!毙し謇蠋煆娬{閱讀經典,堅持用讀書筆記與思維導圖強化認知;將學習作為愛好,永遠不要停止學習的腳步。最后,程波老師用一句話結束了讀書會的主要程序——“發現你的熱愛?!?/span>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碑斘覀兏械綄W習力不從心時,更要堅信,每一次辛勤努力之后,定有收獲與彩蛋。法科學子,既要能仰望星空,也要能踏實前行!
最后,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老師和發言人的分享,同時,工作人員也為發言人送上精美紀念品,第六期讀書會圓滿結束。(文/何燦波、岳欣沂、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