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學生通訊社(簡稱學通社)成立于1984年,在法學院領導的悉心指導下,在各屆社員的不懈努力下,二十一年來,學通社創造了累累碩果。
學通社發起并創辦了湘潭大學第一家院刊——《學生通訊》(后更名為《瀟湘法韻》)。作為法學院思想交流的平臺、師生溝通的橋梁,學通人牢記“以思想鑄造價值,用行動贏得精彩”的社訓,用心智澆灌著這份已經成功出版二十五期的院報。院報《瀟湘法韻》以其思想性、學術性和批判性贏得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不僅于此,學通社還與各兄弟部門通力合作,開展了一系列學術討論活動,以展現同學們才華,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全院學術空氣。
“譜瀟湘神韻,寫天下文章”,二十一年的風雨兼程,一代又一代學通社員的共同努力,使法學院學通社真正成長為一個擁有自己品牌與思想的成熟社團。在榮譽與成績之外,一屆又一屆學通社員有一個讓我們值得銘記的名字——學通人!
主要任務:
1、院報《瀟湘法韻》的編輯工作;這也是學通社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早在八十年代,學通社就發起并創辦了湘潭大學第一家院刊——《學生通訊》(后更名為《瀟湘法韻》)。目前《瀟湘法韻》已經成功出版二十五期,并以其思想性、學術性和批判性贏得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尤其是質量上,可以說是整個湘潭大學的佼佼者;
2、報道法學院各項學術講座和各類活動,宣傳法學院,增強法學院在全校影響;學通社記者在校報、廣播臺、學工在線和法學院網站都有發表大量關于法學院的相關文章,宣傳法學院的優秀精神風貌,為我院樹立起良好形象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3、協助學生會其他部門工作;做好對其他部門活動的報道和拍照活動;
4、開展學術討論活動,以及經驗交流活動。如即將在11月舉辦的校內媒體經驗交流會;
日常工作(部分與主要任務相重合):
1、《瀟湘法韻》的編輯工作:
整理收集資料:包括新聞、學術講座內容、學生文章等,以及向院領導和老師約稿;
策劃、排版等。
2、報道法學院各項活動;做好攝影拍照和新聞采寫,并發表在校內各大媒體上;
3、發起舉辦一些交流活動;
4、為校內、院內各大征文活動征稿;
機構設置及人員組成:
包括記者和責編。
(大一、大二、大三都有學通社員,尤其是報紙《瀟湘法韻》的責編人員)
人員具體安排:
社長一名(王偉),
副社長兩名(婁琴、張海舟)。
責編(包括記者):
1、大二、大三的責編工作主要是:《瀟湘法韻》的編輯工作;指導大一責編對報紙的編輯工作。
2、大一責編的工作主要是:學習并實踐對《瀟湘法韻》的編輯工作,尤其是要多向大二、大三的責編學習,多采訪、寫稿;聽報告,深入法學院各項活動,做好報道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
工作宗旨和理念:
社訓:“以思想鑄造價值,用行動贏得精彩”;
《瀟湘法韻》宗旨:“譜瀟湘神韻,寫天下文章”。